增值税的财税处理

发布时间:2020-07-26 12:18:10

1、 税法基本规定

1、 税法基本规定

根据税法规定,境外企业向境内企业销售技术和服务,应当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和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并实行代扣代缴办法。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财税〔2016〕36号文附件一的规定,境外单位和个人在中国境内有应税行为,在中国境内未设立经营机构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应扣缴的税款:

“预扣税=买方支付的价格÷(1+税率)×税率”

上述公式中“买方支付的价格”是指海外卖方收取的含增值税的价格。

增值税是一种增值税,其计税基础也不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包括企业所得税,但不包括增值税,增值税是从收入中扣除成本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这里的所得税是预扣所得税,税率考虑了成本因素。

2、 合同规定的纳税方式

合同的纳税方式有三种:境外企业承担全部税款,境外企业承担部分税款,境外企业不承担任何税款。

3、 不同形式的财税处理方法

(1) 国内买方不承担预扣税时的扣税计算及会计处理

[例1]境内企业a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境外企业B提供的技术转让,双方约定合同价格为10万美元。代扣所得税由境外企业缴纳,境内企业不承担代扣所得税。增值税税率为6%的,增值税总税率为12%(含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预提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

合同价格为1000万美元。乙方收到1000万美元后,应缴纳代扣代缴的增值税、附加税和所得税。因此,合同价格为1000万美元,包括增值税。

 购买技术时:

借:无形资产943.4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56.6

贷:应付账款-境外企业B 1000

 应计税款:

由于所有预扣税均由境外企业承担,因此所有税款应扣除“应付账款-境外企业B”。

借:应付账款-境外企业B 157.74

贷:银行存款842.26

(2) 国内买方承担全部预扣税时的扣税计算及会计处理

[例2]例1的内容:境内企业a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境外企业B提供的技术转让,双方约定合同价格为1000万美元。增值税税率为6%的,增值税总税率为12%(含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预提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

在这个例子中,1000万美元的合同价格是海外企业的净收入。境外企业收到1000万美元后,不承担预扣税款(即价格不含增值税、附加税和所得税)。因此,合同价格1000万美元,不含增值税,需要计算税费。

税价=合同价/(1-10%-6%×12%)

 购买技术时:

借:无形资产1120.03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67.20

贷:应付账款-企业a 1000

借:应付账款-企业a 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3) 国内购买者代扣所得税时的扣税计算及会计处理

[例3]例1的内容:境内企业a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境外企业B提供的技术转让,双方约定合同价格为1000万美元。增值税税率为6%的,增值税总税率为12%(含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预提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

合同规定,境外企业只承担预提增值税和附加税,预提所得税由境内企业承担。

在本例中,约定支付给境外B企业的合同价款为1000万美元,包括境外B企业应承担的预提增值税和附加税的金额,但不包括应由a企业承担的预提所得税的金额,因此计税价格需要计算。

 购买技术时:

借:无形资产1041.68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62.5

贷:应付账款-企业a 1000

应交税金-代扣企业所得税104.17

由于预提增值税和预提附加税由境外企业承担,因此:

抵免:应付税款-预提增值税62.5

贷:银行存款929.99

(4) 国内采购商代扣代缴增值税及附加税的扣税计算及会计处理

[例4]例1的内容:境内企业a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境外企业B提供的技术转让,双方约定合同价格为1000万美元。增值税税率为6%的,增值税总税率为12%(含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预提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

合同规定,境外企业只承担代扣所得税,代扣增值税和附加税由境内企业承担。

本案约定支付给境外B企业的合同价款为1000万美元,包括境外B企业应承担的预扣所得税税额,但不包括境内a企业应承担的预扣增值税和预扣附加税税额,因此,应计算计税价格。

 购买技术时:

借:无形资产1007.2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60.44

贷:应付账款-企业a 1000

由于预扣税由境外企业承担,因此:

借:应付账款-企业a 100.73

贷:应付税款-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100.73

贷:银行存款899.27

(5) 代扣所得税特征概述

一、约定境外企业合同收入一定时,境内企业承担的预扣税越多,含增值税价格越高;境内企业承担的预扣税越少,含增值税价格越低。

二、在国内企业不承担预扣税的正常情况下,一般来说,境外企业的合同收入是含增值税的价格。

三、在国内企业承担预扣税的情况下,合同中一般没有包括增值税在内的现成价格数据。在计算预提税时,首先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计算含增值税的价格。

四、无论国内企业是否承担预扣税或承担多少,技术和服务的采购总成本始终等于增值税。

(6) 会计处理特点概述

以上四种情况下所购技术的会计分录相关数据填写下表:

从上表的会计分录数据可以看出,境内企业向境外企业购买技术或服务的会计分录具有以下特点:

一、无形资产的借方金额一般为不含增值税价格的金额,由境外企业净收入、应交企业所得税和附加税三部分组成。

二、如果符合进项税额扣除条件,借款人将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

三、一般来说,应付账款的贷方金额等于境外企业的合同收入。

四、借贷总额一般等于含增值税的价格金额。

五、计入抵免项目的应纳税项目一般为境内企业承担的应纳税项目;未计入抵免项目的应纳税项目一般为境外企业承担的应纳税项目。

六、一般情况下,境外企业承担的应纳税项目应当增加会计分录,相应的应纳税主体为应付账款。如果预扣税完全由国内企业承担,则无需填写此项。

4、 企业纳税调整

在向境内企业提供应税服务和收取服务费的过程中,境外企业始终是纳税人,境内企业是扣缴义务人,这是我国税法规定的,不是由合同双方自愿转让的。

合同可以约定相关税费由境内企业承担,但不能约定此类税费的计算和支付与境外企业无关。境内企业承担税款的,合同金额为不含税金额,即境外企业“收到”的金额。否则,国内企业将从合同金额中扣除相应的税款,汇入境外作为终净付款。

那么,境内企业代表境外企业承担的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能否在当年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答案是不。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合理的费用,包括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的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费用。

相关支出,是指与取得的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合理支出,是指符合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的必要的正常支出。

根据《**税务总局关于用人单位承担部分职工年度一次性奖金税有关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的公告》(**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8号),企业不得在税前扣除职工个人所得税。

结合税法的精神和实质,境内企业承担的境外企业所得税,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税前扣除。

5、 不同情况下的税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