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资管理审计的对策

发布时间:2020-05-15 12:18:10

1、 采购计划风险

1、 采购计划风险

注重采购计划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经济性,采购计划是否与项目进度高度一致,库存物资周转是否得到充分考虑。

可用的审计方法有:

一、审核采购计划的完整性,检查采购品种、规格、型号、技术参数、质量要求等要素是否列明,是否与采购申请单阶段相匹配,是否报部门和主管领导批准。

二、确定所购电力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使用功能等要素是否与工程进度计划和里程碑计划相一致,是否存在物资供应不及时的情况,采购计划编制不合理,质量不合格,影响项目进度。

三、对库存物资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积压、报废等导致库存物资使用价值下降的风险,分析是否是采购计划编制不合理所致。

四、根据项目进度、物料库存状况、物料配送时间等要求,判断计划采购数量是否经济,是否存在物料库存积压导致企业资金压力过大的问题。

五、对已完工程,将工程结算报告中的设备、材料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使用功能等与采购计划进行比较。如有重大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及时发现采购环节存在的漏洞,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 供应商选择风险

重点研究了供应商资质评价标准、供应商评价机制的运行和供应商的动态管理。

可用的审计方法有:

一、审核供应商评价体系,评价供应商评价机制。对存档的供应商资质、绩效证书、供应商评审记录等文件进行评审,评价采购部供应商准入评审是否到位。

二、检查供应商评价文件是否经物资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所选供应商的信用和履约能力是否及时跟踪、数据是否及时更新,审批程序已实施,如果需要重新批准。

三、从供应商名单中选择部分供应商,结合企业资质、产品质量、公司规模、社会信誉等因素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与企业对供应商的评价进行比较,验证供应商评价的客观性。

3、 采购方式与供应商选择风险

重点关注采购方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根据项目特点和电力物资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

可用的审计方法有:

(1)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电网公司《招标管理办法》,从采购规模、采购物资类别等方面选择应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电力物资批次。检查该批物资是否采用招标方式采购,是否有按规定应公开招标的电力物资。事实上,它已被招标方式所取代。

(2) 采用非招标方式采购的电力物资,在综合考虑规格、技术参数的基础上,核对相应的非招标采购申请表中部门和主管领导的审批记录是否齐全,对采购电力物资的质量要求等因素,竞争性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的适用性进行判断。是否存在随机选择非招标采购方式使指定供应商中标的情况。

(3) 收集采购物资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将供应商的报价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判断企业选择的采购方式是否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重点考察入围供应商在评标过程中的资格、评标过程的公平与公正、交易金额的合理性。

可用的审计程序有:

(1) 参照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检查资质证书、业绩证明等条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及其他文件的要求,是否有供应商入围降低标准。

(2) 注意评标委员会成员的人数和组成是否符合制度的规定,是否存在应当回避但不能回避的利害关系人。

(3) 结合评标办法,对各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得分进行评审,对同一投标人同一项目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得分进行比较,检查个别成员的得分是否存在异常高分或异常低分。如果有,找出原因,判断企业解释的合理性。

(4) 检查终选定的供应商是否为评标的候选人。如果不是候选人,则判断企业给出的解释是否合理,相应的审批程序是否到位。

(5) 收集所购电力物资的市场价格信息,根据采购规模、运输成本等因素,将采购价格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如差异较大,找出原因,判断企业解释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