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8 11:18:10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带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互联网时代大众创业创新新趋势,加快发展大众创新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力,创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带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互联网时代大众创业创新新趋势,加快发展大众创新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力,创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1、 一般要求
(1) 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为主线,以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整合落实政策,完善服务模式,培育创新文化,加快形成群众创业、群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2) 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要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构建以社会力量为主力的市场化创客空间,从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和用户体验出发,推动创新与市场需求、社会资本有效对接。
加强政策整合。进一步简政放权,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加大政策落实力度,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壮大创新创业群体。完善股权激励和利益分配机制,保护创新型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加强开放共享。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搭建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促进更多创业者加入和聚集。加强跨地区、跨国界技术转移,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有效整合创业服务资源,提供全链条增值服务。要加强创业引导,培育创业精神,充分发挥资本作用,提高创新创业效率。
(3)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形成大众创业空间等一批新的创业服务平台,有效满足公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能力;培育一批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机构,投融资渠道更加畅通,孵化培育一大批创新型小微企业,培育能够带领未来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点;创业群体积极促进就业,提供更多高质就业岗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2、 关键任务
(1) 加快创客空间建设。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充分利用**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等有利条件基地、高校科技园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风险投资机构和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建设一批低成本、便捷、全要素、开放的群众性创新空间。充分发挥政策整合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创业、线上线下、孵化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会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2) 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深化商业体制改革,结合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的特点,鼓励地方政府结合实际简化户籍登记手续,采取一站式窗口、网上申报等措施,并联合经营多种证照,方便创业企业工商登记。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对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创业服务的租金、宽带接入费、公共软件和开发工具等提供适当的财政补贴,鼓励创客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高带宽互联网接入服务。
(3) 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加快中央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科技人员创业股权激励机制。推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带领计划,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业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整合发展**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4) 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综合运用政府采购服务、免费资金、企业激励等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周全专业高质服务,支持服务机构提供法律、知识产权、金融等方面的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咨询、检验、测试、认证和技术转让服务,促进科技共享基础条件平台的开放。加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快捷便捷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高小微企业市场竞争力。完善专利审查快车道,优先审查需要小微企业授权的核心专利申请。
(5) 加强财政资金引导。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阶段参与、风险补贴和投资担保等方式,引导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初创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在社会资本中的带领作用,重点支持创新型企业早期、中期和初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作用,综合运用设立风险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绩效奖励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和财政资金通过市场机制支持创业活动。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支持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发展的作用,培育和发展天使投资集团,促进公共创新创业。
(6) 完善风险投资和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开展互联网股权众筹试点,增强众筹对公共创新创业的服务能力。规范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股权市场,促进科技创业融资,完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退出和流通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部分分支机构(支行)设立或改造为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等形式的金融服务,股权质押等。
(7) 丰富创新创业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围绕群众创业创新组织开展各项公益活动。继续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积极支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为投资机构和创新创业者提供对接平台。建立健全创业指导体系,培养一批专业的创业导师,鼓励创业者、天使投资人、经验丰富、创业资源丰富的学者担任创业导师或组建创业指导团队。鼓励大企业搭建开放创新平台,服务大众创业,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
(8) 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要积极倡导先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取向,大力培育创业精神和创客文化,把奇思妙想、创新理念转化为真正的创业活动。要加强各类媒体对群众创新创业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报道一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使群众创新成为普遍现象社会。
3、 组织实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推进群众创新创业,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落实促进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各地要加强对创新创业的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2) 加强示范指导。在**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创业示范工程。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公共创新创业的新机制、新政策,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3) 加强协调推进。科技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研究完善促进群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群众创新空间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各地要做好公共创新创业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统计和发展总结,及时报告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