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9 11:18:10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乱了许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计划,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资金链压力。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打乱了许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计划,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面临着更大的资金链压力。
2月15日,银监会副主席梁涛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银监会近期将出台一些新措施,加大对困难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困难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着眼于小微企业应对疫情融资需求的变化,合理优化和简化业务流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小微企业很容易进入“绿色食品市场”。新型冠状肺炎爆发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推出“非会议融资”服务,提高网络融资审批效率。
业内表示,此次疫情可能会加速金融服务业的在线进程。如何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湖北省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面对疫情,面临着无法重返工作岗位、商店开门、融资困难等诸多问题。为此,浙商银行武汉分行推出了7×24小时“禁看融资”服务,即“手机申请、网上测评、视频采访、全程审批”,对当地小微企业进行“空投”信贷支持。
从事蔬菜批发、配送业务的客户李琼由于资金结算不足,成为难题,同时李琼还承担着湖北广电、湖北经济电视等机构在疫情期间的蔬菜供应。浙商银行武汉分行及时为她办理了一笔30万元的网上“信用通”贷款。经营一家商店的陈先生也因疫情影响无法开业,这对他的生意影响很大。即将支付的雇员工资使他束手无策。浙商银行武汉分行客户经理指示陈先生在浙商银行app成功签约,并成功获得50万元的“信用通”贷款。
由于信息少、评估难、担保弱,许多小微企业在获得首期贷款方面存在许多实际困难。疫情爆发后,对于存在融资问题的小微企业来说,这笔钱更难借到。
为此,不少金融机构提出降低企业首贷门槛,积极开展对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困难的中小企业的首贷培育和推广工作。
“融资难是无担保抵押的小型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受疫情影响,企业设备生产的相关配套工厂迟迟不能复工,相关原材料和生产设备无法及时提供,这对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此,该行积极推进首贷培育,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门槛。同时,该行还为受疫情影响较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通过简化流程、网上办公等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能够在短时间满足企业的需求。疫情期间,该行已批准8家首期贷款客户贷款3200万元,全力支持企业参与防疫和复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是一种新型肺炎。一方面,扩大了网上融资规模,另一方面,引导客户进行网上转账、支付、支付等交易,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风险。这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让银行业更加意识到在线服务渠道的重要性,并注重利用黄金和融合技术增加在线服务。
梁涛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近一段时间,银行业机构网络业务平均服务替代率达到96%。
例如,工行在疫病期间增加了网上融资服务,提高了网上融资审批效率,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居家融资服务;浦发银行还加强了科技支持,在**范围内加强了网上业务服务,尤其是在疫情严重的地区。
2月15日晚,银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金融防疫服务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推进网上业务,加强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服务的管理和保障,小程序,优化和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居家”金融服务。
“近年来,随着金融技术的发展,金融服务业逐步开展了线上线下替代。在疫情爆发期间,为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面对众多金融服务集团,银行、证券、保险等都在特殊时期推出了网上替代服务。这次爆发可能会加速金融服务业的在线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