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资产评估折现率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10-16 13:00:00

资产种类繁多,不同的资产成本不同。该方法通过企业各项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计算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即用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代替折现率。这是因为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各种投资的必要回报率。但如果将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直接作为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则会低估投资风险,低估折现率。

资产种类繁多,不同的资产成本不同。该方法通过企业各项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计算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即用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代替折现率。这是因为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各种投资的必要回报率。但如果将企业全部资产的加权平均投资收益率直接作为无形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则会低估投资风险,低估折现率。

贴现率包括无风险收益率和基于风险的收益率。累积法是对无形资产的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收益率进行量化和折现率累加的方法。无风险收益率是指正常情况下的盈利水平。这是所有投资应得的***率。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在承担投资风险时所获得的投资收益率高于无风险收益率。它是由风险的大小决定的,并且随着投资风险的增加而增加。风险收益率通常是通过分析无形资产的开发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根据经验判断得出的。公式如下:

风险收益率=开发风险收益率+操作风险收益率+财务风险收益率

运用风险累积法应考虑的问题如下:

首先,要注意无形资产面临的特殊风险。无形资产所面临的风险不同于有形资产所面临的风险,如商标权被盗用的风险、专利权被侵犯的风险、非专利技术被披露的风险等。

二是如何确定折现率的内容及其比值。

三是折现率与无形资产收益是否匹配。

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是我国无形资产评估中常用的确定折现率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以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由于上市公司采用开放式财务制度,且财务报表经过注册会计师严格审计,因此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既可以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中获得,也可以从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中获得。因此,对用该方法计算的行业平均资产回报率进行了比较。合理。资产平均收益率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反映,可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收入。但是,在运用这一方法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往往忽略行业内的差异,决定同行业内企业风险的因素也存在很大差异。直接从社会经济统计中获得的相关数据不如被评估无形资产的收益能力。同样如此,在使用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无形资产评估的折现率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并以修正后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

西方**主要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折现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为折现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rm为预期收益率;beta为风险系数;alpha为企业的个别风险调整系数。

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得到的折现率也是通过计算无风险收益率加上资金风险收益率得到的。该模型确定了不确定条件下投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定量关系。它是在一系列严格的资本假设下推导出来的,如投资者是风险厌恶者,没有交易成本,市场是完全分散和流动的。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来看,采用这种模式的条件并不十分成熟。我国证券市场建立时间短,发展不完善,信息不足且有效,因此β系数的计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